湘西州召开新质生产力创新交流会 共谋山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5年8月21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吉首市召开“新质生产力创新交流会”,聚焦山区经济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深入探讨科技创新、产业融合与数字化转型在民族地区发展中的实践路径。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会议,来自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及本地重点企业的百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创新、共谋未来。
本次会议以“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山区新发展”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结合湘西州生态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独特、产业基础逐步夯实的实际情况,探索一条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立足特色资源,培育新兴产业动能
会议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简单模仿沿海模式,而是要立足湘西实际,把生态优势、文化优势与科技赋能相结合。近年来,湘西州在绿色农业、生态文旅、清洁能源、中药材加工等领域持续发力,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升级。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建设智慧茶园、智慧猕猴桃基地,提升特色农产品品质与品牌价值;利用大数据与AI算法优化旅游线路推荐与客流管理,推动文旅服务精细化。
科技创新引领,推动产业深度融合
会上,湖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高校专家分享了在生物技术、智慧农业、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多家本地企业展示了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溯源系统、非遗手工艺AI设计平台、小型分布式光伏储能解决方案等创新应用,展现了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升级的广阔前景。
湘西州科技局在会上发布《湘西州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计划(2025-2030)》,提出将重点培育“绿色智能农业、数字文旅、生态能源、民族医药”四大创新产业集群,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支持企业设立研发平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为加快新质生产力落地转化,湘西州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财政支持与人才引进力度,设立“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与数字化转型。同时,推动“数字湘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覆盖水平,为创新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重点项目签约仪式,涵盖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新能源储能项目等,总投资额超15亿元。
湘西州委书记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湘西实现后发赶超的关键抓手。我们要以开放的胸怀拥抱科技变革,以务实的举措推动成果转化,让创新成为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此次创新交流会的召开,标志着湘西州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探索山区现代化发展路径上迈出坚实一步,为打造新时代民族地区创新发展样板注入强劲动力。
20250822WMJ
Copyright © 2002-2025北京百睿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31号合生国际 备案号:皖ICP备11014461号-3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