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会展BEN公众号的文章“我为什么现在不看好数字会展”(点击阅读),引起了大家对数字会展的讨论。我不自主地回忆起创办富青会展云的初心,为什么“我们”依然存在?
在我看来,数字会展带给传统会展的价值将是一场革命性的改变。
下面是我关于数字会展的思考,希望跟行业同仁交流探讨。
亲身经历
在数字会展模式开始之前,富有青年FutureLink就曾服务过近80多场线下国际交流活动。作为活动主办方或承办方,在组织和参与国际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太多传统会展所会遇到的问题和痛点。
01 跨时空参展参会困难
我们所组织的活动,面向全球各地,其中有很多外国或者外地参与者,但由于活动举办往往有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对于这些人来说参与成本很高,还会导致更多人无法参加,一旦错过就永久错过。
02 广场式社交效率低下
在以往的会展活动中,由于会展场地大、参会人数多、人员之间互不相识等因素影响,参与者只能是“广场式社交”,在有限的时间内,仅凭直觉或少量信息去进行社交,不可能做到与每个人交流,不但社交不够精准,还因此花费大量时间,往往会错过一些重要的人。在活动现场,不管秘书长们多么长袖善舞,也不能同时为所有人穿针引线。
03 信息留存困难
在传统的会展模式中,报名签到信息往往分散于各个工作人员的电脑之中,整理麻烦且很容易遗漏,一旦人员离职,还存在着信息丢失的风险。
即使是将这些信息汇总在一张表上,但这些信息仍然无法保证完全精准,比如手动录入的签到电话号码。
不仅信息留存有限,其信息价值也十分有限,参会者的行为信息,往往最能体现他的行业偏好和需求,而这些信息都是传统会展所无法抓取的。
04 每个人都是一座信息孤岛
参会者、展商之间互不了解,也无法第一时间与想要交流的人取得联系,手持最新的资讯,第一时间也无法互相触达,错失交流和交易。这些痛点和问题,正是我们要做富青会展云FutureLink的初心。
聊完这些问题,接下来谈谈为什么大家不看好当下的数字会展。
现状:为什么许多人不看好数字会展?
虽然现在很多会展活动的主办方开始实施数字会展,但现阶段离实现真正的数字会展还有一定距离,我认为主要是主办方还存在着一些认知偏差。甚至许多主办方还将数字会展与线上会展划上等号,但线上会展只是会展活动的举办形式搬到了线上,而数字会展或者会展数字化是指用数字技术提升会展的效率、效果和收益。数字会展=会展数字化运营,而不只是线上举办,这是两个概念。
01 仅以工具服务部分流程
许多活动主办方都会借助数字工具进行活动报名、签到、连线直播、元宇宙展示等,但这些不同的工具仅仅只服务了整个活动的一部分流程。
首先,单一的报名签到工具,只解决了流程的便利性问题,但最为核心的参会者行为数据依旧无法抓取,信息留存依旧有限。
再比如,许多国际会展活动主办方采用zoom连线直播组织会议,但与线下会议一样,zoom房间里面也只有少数人有发言的机会,大部分只能是听众,且活动结束人就散了,常常都不知道谁来过,更不用说想要与某个人去建立联系。
其次,zoom规模较小且比较封闭,主办方触达范围以外的“陌生人”往往难以参会,且跨语言需接入同传翻译,成本较高,参与者权限管理难度大。即便接入大会直播,往往也只是单向信息传播,观众参与感较低,互动性不足。
虽然确实解决了线下转到线上参会的问题,但活动结束过后,参会者就此离场,和传统线下一样,散场后即信息丢失,这样的问题依然存在。
02 仅从线下“复制”到线上去年元宇宙的概念很火热,许多主办方也在线上搭建各类虚拟会场和展厅。
对于展览观众来说,线下参展需要一个个“逛”,线上参展则可以一个个“搜”,确实参展体验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但如果仅仅只是“复制”线下,把会展从线下搬到了线上,投入大量成本搭建的元宇宙会展在活动过后,便和线下一样“拆除”(即使主办方声称365天不落幕,但没人逛,也是一种类拆除),其本质上不能从根本上提升组织活动的效率。
诚然,会展是眼球经济,利用新奇酷炫的元宇宙技术能给参与者不一样的体验,但是当潮水退去之后,还剩下什么呢?
03 没有数据积累,创新价值就没有可能
一些主办方仅借助单一的数字工具,并没通过会展活动数字化运营去辅助线下。如果数字会展不能给传统会展积累数据,仅提供服务和效率工具,本质还是成本中心。
在客户预算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数字会展没有数据价值(更多商业价值可能),那才是零和游戏。
不管场域、场景如何转变,数字会展带给传统会展最大的价值是形成数据资产。
有了数据积累,才有为展会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创新价值的可能性。
Copyright © 2002-2024 北京百睿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31号合生国际 备案号:皖ICP备11014461号-3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