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练习翻译的时候,肯定有进行过互译,比如先把一段英文翻译成中文,再把这段中文翻译回英文,把原文英文和自己翻译的英文进行对比,或是把自己翻译的中文与原文英文对照的中文进行对比。
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差别很大,可能整个句式都不一样,或者用词都不一样。
但本来同一个意思的表达方式就不止一种,所以只要是尊重原文、尽量贴合原文的,有变动和出入都是正常。而这个时候碰到比自己翻译更好的表达,就是我们需要积累的地方。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在读外刊的时候也可以留意作者是怎么表达意思的。同一个意思,自己会怎么说呢?原文有没有更高明的地方呢?
今天和大家分享5个小tips,让我们的翻译和写作准确又灵活。
1. 理解句意,梳理逻辑关系
这是所有翻译或写作的前提。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
我是敏感肌。
这句话在中文里没有问题。
但是如果我们直不愣登地照翻成英文,就会出现逻辑问题了:
I am sensitive skin.
如果英文写成这样,那么翻译成中文确实也是“我是敏感肌。”但为什么不对呢?
因为,这个主系表结构里,它描述的是人的特性,这里将人“I”与物体“skin”等同了起来。而人能作为皮肤吗?显然是不能的。
所以我们不能这么翻译,应该写成:
My skin is sensitive.
因为“敏感 sensitive”是“我的皮肤 my skin”的一种特性。
这样逻辑关系就对了。
或者写成:
I have sensitive skin.
因为“皮肤 skin”是“我 I”所拥有的一种物体,所以我们可以用实义动词“have 有”。
再比如,我们在CATTI笔译考试中经常会看到这种话术: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实现国防和军事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们拿到这种话术,很容易的想法就是直接将下面这三点直接作为一个句子的并列成分:
A. 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B.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C. 努力实现国防和军事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比如:
At the new stage in the new century, we will tak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utlook as an important guiding principle for the building of national defense and military affairs, vigorously advance the 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with Chinese features, and strive to realize an all-round,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s national defense and military capabilities.
但我们仔细梳理一下它们三者之间的逻辑就会发现,ABC并不是并列关系,更适合的逻辑关系是:
A = 应该遵循什么指导理念 —— 干什么
B = 按照这一理念具体采取的步骤 —— 怎么干(方式状语)
C = 最终要实现的目的 —— 为什么(目的状语)
At this point in the new century, commitments to national defense and army building must be guided by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hat means we must advance/push for military reform with distinctive Chinese features in ways that ensure holistic, balanc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defense and military capabilities.
首先,将A的部分单独成句,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作用。
然后,通过 that means 引出具体步骤B的部分。
最后,利用in ways that 定语从句的部分,通过ensure来讲述这么做的目的。
我们可以自己对比看看,那一段的翻译,你觉得可读性更强呢?
理解句意和梳理逻辑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吧。
其实反过来我们也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描述措施、讲述方式的内容,我们都要生硬地用by (doing) sth 来作方式状语。也不是所有表示目的的内容,我们都要用不定式作目的状语,用so that 从句。
当然,这些不失为我们行文写作的一些选择,但是很多时候,句意本身就是涵盖逻辑关系的,我们可以明显地读出来,不需要我们标注出所有的逻辑词。
比如,我们说:
我中午吃多了,现在不饿。
不需要写成:
因为我中午吃多了,所以我现在不饿。
我们也能很清楚地看到二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同样地,翻译和写作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借鉴这一点:
比如,我们外刊训练营选文「Day666」中:
Under growing employee and consumer pressure, brands and restaurant chains have partly — or fully — paused their operations in Russia.
Under growing employee and consumer pressure 作为状语,并没有明确写出是原因状语,但是我们可以分析:
A = Under growing employee and consumer pressure
B= brands and restaurant chains have partly — or fully — paused their operations in Russia
是因为A,所以导致了B
因此,可以翻译成:
由于来自员工和消费者的压力与日俱增,各品牌和连锁餐厅已经部分或完全暂停了自己在俄罗斯的业务。
那么我们如果碰到诸如这样的中文,要翻译成英文的时候,也不需要把“由于来自员工和消费者的压力与日俱增”,翻译成:
Because of growing employee and consumer pressure
2. 运用状语的灵活性
这一点其实和前面一点有些类似。
常见的几种状语类型和对应的表达通常有:
条件状语:if,unless
原因状语:because,because of,since,for
结果状语:so,so that
目的状语:(so as) to do sth, so that,in order to
方式状语:via/through/by (doing) sth
但我们看上面这个句子,虽然表示的是因果关系,但是并没有写成:
Because of growing employee and consumer pressure
而用的是没有明显表示原因的表达:
Under growing employee and consumer pressure
所以,当句意可以帮助读者很清楚地理解句中的逻辑关系时,我们的句子结构可以更灵活一些。
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利用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分词、和介词短语:
非限定性定语从句:
外刊精读笔记「Day571」
Whenever a molecule of something bitter attaches to the bitter detector, that cell fires and the brain senses bitterness, which makes the roach want to avoid that substance.
而每当感知苦味的神经细胞接触到少量苦的东西时,它也会发出电脉冲,进而蟑螂的大脑就能感知到苦,因此蟑螂就会想要避开这个东西
译作结果状语
The food, which wasnt in the fridge, al went off.
因为没有放在冰箱里,食物都坏了。
译作原因状语
The people were desperate for work, any work, which could support their family.
人们急于找到工作,什么工作都行,只要能养家糊口。
译作条件状语
The millionaire had another house built, which he didnt need at all.
那位百万富翁又建了一栋房子,尽管他宾不需要。
译作让步状语
分词:
外刊精读笔记「Day692」
In winter the end of school could occur during dusk, pushing after-school activities later into the evening.
在冬季,放学时间可能是在傍晚,这样课后活动就被推迟到了晚上。
译作结果状语
Frustrated and humiliated, some will feel they have nothing to lose if they join a riot.
由于既挫败又难堪,一些人就会觉得即便加入暴乱,自己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译作原因状语
介词:
外刊精读笔记「Day454」
Profits at Ford, Americas second-biggest carmaker by volume, fell by half in the most recent quarter amid a global shortage of chips.
由于全球芯片短缺,美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福特近一个季度的利润下降了一半。
译作原因状语
所以,我们在写作/翻译的时候应该打破固定思维:
1)不要将所有定语的成分都翻译成“...的”
2)不要提到“因为”“因此”“如果”,就只能想到上面模版式的单词表达
3. 灵活进行同义替换
同义替换我们都很熟悉,就是积累同义词嘛,比如increase的同义词:multiply,grow,rise,rocket,jump,soar等等。
但是什么叫做“灵活同义替换呢”?
我们来举个例子。
比如,外刊精读笔记「Day698」中有一个句子:
One approach to dealing with some of these (C. difficile and IBS, in particular) has been faecal transplantation.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艰难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是造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医院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它对治疗肠道感染的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
如果要大家翻译看看,会怎么说呢?
一开始可能会说:
应对其中部分疾病(尤其是艰难梭菌和肠易激综合征)的一种方法就是粪便移植。
但是因为搭配“疾病”,所以我们进一步调整为:
治疗其中部分疾病(尤其是艰难梭菌和肠易激综合征)的一种方法就是粪便移植。
所以,你发现了嘛?
deal with - 应对 - 治疗
如果我们倒过来,想要表达“治疗”,我们就会用treat。往往不会想到用deal with。
但是这个句子中用deal with,我们也完全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deal with 广义上表示“应对/处理什么问题”,只不过在文章具体的语境中,我们会发现它和“治疗 treat”的意思是一致的。
所以,如果以后我们遇到描述“治疗疾病”或者处理/应对其他问题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考虑用deal with,或者tackle,cope with等等。
这样就拓宽了我们单词的使用的range。
在因果关系的表达中,表达也很灵活。
比如,我们说A是B导致的,我们会怎么说呢?
A be triggered / stimulated / driven / caused by B
像trigger,stimulate这些词本身都是含有“导致,引发”意思的。
那除此之外,还可以怎么表达呢?
有个最常见、大家最好掌握的:
B be associated /linked with A
比如:
外刊精读笔记「Day692」
Poor sleep is associated with several woes.
睡眠不足会带来很多问题。
Poor sleep in adulthood is linked with a litany of chronic illnesses: diabetes, Alzheimer’s, hypertension and more.
成年人睡眠不足会引发一系列慢性病:糖尿病、阿兹海默症、高血压等等。
4. 进行词性变换
有的时候一个意思要在句子或者文中反复被提及和出现,那么除了变换同义词以外,我们还可以变换单词的词性。
比如:
外刊精读笔记「Day698」—— suggest 与 suggestion
They suggest people consider banking deposits, as it were, of their faeces.
他们建议,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可以考虑存点自己的粪便。
Hence the three researchers’ suggestion that people might, when young and healthy, bank their own faeces for future use.
因此,这三位研究人员建议,人们或许在年轻健康的时候,可以将自己的粪便存储起来,以备未来之需。
再比如:
外刊精读笔记「Day693」—— furious 形容词 与 infuriate 动词
Nonetheless, its scarcity makes people furious.
但是没有面包会让人愤怒。
This infuriates those who are preyed on.
这激怒了那些被坑害的人。
5. 少用套话和公式化表达
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一些固定句式很出彩,但实际上这些句式并没有实际意义,并不是非要一字一句照翻的。
比如:
外刊精读笔记「Day642」
The modular tower is both unabashedly futurist and subtly respectful of tradition.
它既充满了未来主义气息,又隐含着对传统的尊重。
如果我们倒翻回去,是不是会想半天“既...又...”怎么翻译呢?
其实这个结构想表达的只是并列关系而已,所以像原文一样用and就好。
同样地:
外刊精读笔记「Day367」
Dr Davis and his colleagues report that they have tracked down a type of wild coffee which is both pleasant to taste and tolerant of higher temperatures.
Davis博士及其同事报告称,他们追查到了一种野生咖啡,这种咖啡不仅口感佳,而且还耐高温。
不代表我们一定要用 not only...but also...。
只要弄清楚它本身想要表达的逻辑,是并列,还是转折就好。不需要公式化、套路化地照搬。
Copyright © 2002-2024 北京百睿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31号合生国际 备案号:皖ICP备11014461号-3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