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北京百睿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4008871095
语言选择:

第十二届IPP国际会议

发布时间:2025-09-04 09:33浏览次数:times

第十二届IPP国际会议:聚焦全球治理变局,共探未来发展方向


2025年9月,备受瞩目的第十二届IPP国际会议在广东广州隆重举行。本届会议由华南理工大学主办,国家高端智库——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nstitute of Public Policy, 简称IPP)承办,以“全球秩序的裂变与重组:不确定性时代的挑战与应对”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位知名学者、前政要、国际组织代表及政策研究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百年变局下全球治理、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与科技变革等重大议题。


直面时代之问,共谋应对之策


当前,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期,同时面临地缘冲突频发、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气候变化加剧、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带来的伦理与安全挑战等多重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第十二届IPP国际会议紧扣时代脉搏,设置“大国关系与地缘政治新格局”“全球经济复苏与供应链重构”“人工智能治理与数字未来”“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作”“全球南方的崛起与话语权提升”等五大核心议题,旨在通过跨文化、跨学科的深度对话,为破解全球性难题贡献智慧方案。


开幕式上,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焜致欢迎辞,强调高校智库在促进国际理解、推动文明互鉴中的独特作用。IPP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教授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例外状态常态化’的时代,传统的国际规则与治理体系面临严峻挑战。面对不确定性,对话比对抗更重要,合作比孤立更有效。中国的发展经验,尤其是其在减贫、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实践,可为全球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思想激荡,多元视角交汇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嘉宾展开了坦诚而深入的交流。来自欧美国家的学者关注技术霸权与多边机制的改革,发展中国家代表则呼吁建立更加公平包容的全球治理体系。在“人工智能治理”分论坛上,专家们就AI军事化风险、算法偏见、数据主权等问题展开激烈辩论,一致认为亟需建立跨国监管框架与伦理准则。而在“全球南方”专题讨论中,多位来自非洲、拉美和东南亚的学者强调,南方国家不应只是规则的接受者,而应成为全球议程的共同制定者。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会议特别设置了“青年学者对话会”,为来自全球顶尖高校的博士生和青年研究员提供交流平台,展现新生代对全球问题的思考与担当。


IPP: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智慧桥梁


作为国家首批“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IPP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国际化、前瞻性、政策性”的研究导向,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智库品牌。十余年来,IPP已成功举办十二届国际会议,成为中外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其研究成果不仅为中国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也通过多语种出版、国际媒体合作等方式,向世界传递理性、客观的中国声音。


结语


第十二届IPP国际会议在思想的碰撞与共识的凝聚中圆满落幕。在全球秩序深刻调整的关键时刻,这场高水平的国际对话彰显了理性对话的力量与知识合作的价值。正如会议闭幕式所强调的:“尽管前路充满挑战,但人类共同的命运呼唤我们超越分歧,以智慧与合作共塑一个更加和平、繁荣、可持续的未来。” IPP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搭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学术桥梁,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东方智慧”与“南方方案”。



20250904WMJ

BEROND中国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 24小时咨询热线4008871095

  • 移动电话13810924440

Copyright © 2002-2025北京百睿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31号合生国际 备案号:皖ICP备11014461号-3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