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四地智慧 共促中医药创新——第三届海峡两岸暨港澳中医药科技创新国际会议在郑州隆重开幕
郑州,2025年8月19日 —— 今日,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科技赋能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为主题的第三届海峡两岸暨港澳中医药科技创新国际会议在“医圣”张仲景故里河南郑州盛大开幕。来自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中医药权威专家、科研机构代表,以及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等十余个国家的国际学者、医药企业负责人等近600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医药传承发展的前沿科技、创新路径与全球合作新机遇。
本次会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河南中医药大学等单位承办,是近年来中医药领域规格高、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国际性学术盛会。
根植中原,共襄盛举
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河南拥有深厚的中医药底蕴和丰富的药材资源。会议选择在郑州举办,既是对“仲景文化”的致敬,也彰显了新时代推动中医药强省建设、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决心。
开幕式上,河南省省长王凯致欢迎辞。他表示:“河南正全力打造中医药强省,加快构建从种植、研发、生产到服务的全产业链创新生态。我们期待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海峡两岸暨港澳及国际间的科技协作,将更多中医药原创成果转化为守护人民健康的实际力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在致辞中强调:“科技创新是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破解中医药‘说不清、道不明、效不准’的难题,推动中医药理论现代化、技术标准化、产品国际化。”
聚焦前沿,共话创新
本届会议聚焦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多个关键领域,设立“中医药经典名方与经方现代化研究”、“中药新药创制与智能制造”、“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机制研究”、“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中医药中的应用”、“中医药国际标准与注册”、“中医药文化传播与产业融合”等十余个专题论坛。
经典焕发新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通过视频连线,分享了运用现代药理学和循证医学方法研究清肺排毒汤等经典方剂的成果,证实其在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中的独特价值。
科技赋能研发: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团队展示了利用AI算法解析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信息,构建辅助诊断模型的最新进展。澳门科技大学则介绍了在中药质量控制与国际注册方面的突破性技术。
两岸四地协同: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台湾长庚大学的专家学者带来了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针灸神经机制研究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展现了两岸在中医药科研领域的深厚合作基础。
国际视野拓展: 德国柏林Charité医院、美国梅奥诊所的专家分享了中医药在海外临床应用的案例与挑战,强调了建立国际公认标准的重要性。
深化融合,共绘蓝图
会议期间,海峡两岸暨港澳中医药科研机构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涵盖联合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同时,“中医药科技创新国际合作联盟”宣布启动,旨在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促进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科学院院士、本次大会主席陈凯先在主旨报告中指出,“海峡两岸暨港澳同根同源,中医药文化一脉相承。我们应携手并进,整合四地优势资源,融合现代科技,共同破解发展难题,让中医药更好地服务全球民众健康福祉。”
展望未来:从郑州出发,迈向世界
为期三天的会议,不仅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更是一次凝聚共识、深化合作的行动宣言。与会代表共同发布《郑州共识》,呼吁加强中医药基础研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中医药标准“走出去”,并积极应对全球健康挑战。
第三届海峡两岸暨港澳中医药科技创新国际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迈上新台阶。从医圣故里郑州出发,凝聚海峡两岸暨港澳及全球智慧的中医药现代化征程,正驶向更加广阔、充满希望的未来。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的交响,必将奏响人类健康事业的新篇章。
20250819WMJ
Copyright © 2002-2025北京百睿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31号合生国际 备案号:皖ICP备11014461号-3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