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北京百睿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4008871095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

:2023-06-20 14:05 times

“45公里的黄浦江两岸,42公里的苏州河两岸,上海最珍贵的‘临水’一面已经成了人人向往、人人可达、人人流连忘返的城市公共空间,将其落到科普上,就要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千方百计增强高质量科普供给,让公众的获得感和体验感越来越强。”上海科技馆党委书记王莲华说。


三个“能否”关乎上海科技馆未来


随着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上海天文馆的精彩亮相,上海科技馆迈入了集科技馆、自博馆、天文馆三观集群的超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发展新阶段,连续多次入选全球最受欢迎的20家博物馆榜单,最高位列第六。


成功属于过去。王莲华认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科技馆,不能有惯性思维、路径依赖,能否让科技馆继续受到人民群众喜爱,要回答好三个“能否”问题。


一是能否准确把握全球科普行业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科普教育已经成为国际一流科技馆的首要功能,重视教育已经成为国际博物馆的重要趋势。近年来,上海科技馆先后培育了上海科普大讲坛、绿螺讲坛、银河讲坛等多个系列原创教育品牌,与全市200多所中小学签约合作共建,着力打造“科学教育共同体”。



国际博物馆日:自博馆奇妙夜。袁婧摄


二是能否准深刻领会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要求。如果说科技创新相当于建设科技强国的“尖兵”和“突击队”,科学普及的作用就在于夯实全民的科学基础。上海科技馆正在资源供给、精品出版、展览策划、科学传播、文创开发等方面联动科研院所、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共同致力于科普事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科普产品的品质化、定制化、个性化需求,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营造浓厚的科学氛围。


三是能否有力承担起科技馆高质量发展的使命。王莲华说,科技馆正步入一个“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新发展阶段,不能因为先发优势就盲目乐观,办好人民满意的科普场馆是干出来的,要投身奋斗如歌的实践之中。


BEROND中国

  • 4008871095

  • 13810924440

Copyright © 2002-2022 北京百睿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31号合生国际 :皖ICP备11014461号-34